建立校園網路沉迷預防機制之對策與挑戰
文章出處:王智弘(2008)。建立校園網路沉迷預防機制之對策與挑戰。 學校心理健康促進研討會暨中華心理衛生協會
第35屆第2次會員大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建立校園網路沉迷預防機制之對策與挑戰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王智弘
壹、 校園網路沉迷的脈絡分析
一、網路活動已是青少年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與他人接觸的重要方式
網際網路是21世紀最具威力與成長空間的生活科技,隨著網際網路的多元應用,衝擊了人類的各個生活層面,從商業交易、人際互動到生活形態,都受到了許多直接、間接的影響。當青少年學生進入網際網路的環境中,其所從事各種人際溝通與生活活動的可能性與彈性大增,而同時各種層出不窮、前所未有的問題也陸續來到了跟前,由於網際網路有其特殊的雙重特性,它不但是一種溝通媒介,也是ㄧ個活動場域(王智弘,2004),此等特性對青少年學生而言,特別展現在網路人際與休閒活動的參與上。網路人際活動已是青少年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與他人接觸的重要方式,透過各種網路應用程式,青少年學生發展出各種形式的人際互動活動,就以目前相當走紅的部落格(Blog)為例,部落格(Blog)或被稱為「網誌」、「網路日誌」或「博客」(大陸用語),由於架站容易,不需要網頁編輯的複雜技巧,卻能製作出擁有文字、影像與音樂等的網頁,又有如BBS、留言板或討論區的留言互動功能,站主可以寫日記、發表作品、又可以組織社群,因此,部落格的使用人數不斷增加是有其實際功能上的理由(王智弘,2006a),根據資策會「2005年我國家庭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結果顯示,有15.0%的在家上網民眾擁有自己的部落格(資策會,2006),此ㄧ比率在上網環境更方便的青少年學生族群中,有可能會更高,也無怪乎部落格的使用人數全球都持續增加中。
根據網站goo research和Japan.internet.com在去年五月份公佈的一項「部落格定期調查」報告(資策會,2005),指出前一個月內,日本的網路使用者造訪過他人的部落格比例佔了全體網路使用者的67.6%(較前期增加5.9%),而對部落格一無所知的網路使用者較前期減少4.5%,約佔11.8%;由此可見,日本網路族群對於部落格的認知正漸漸提升。由年齡層來看,調查結果顯示19歲以下的網路使用者在過去一個月內造訪過他人部落格的比例為79.2%,20~30歲的使用者為76.9%,31~40歲的使用者為68.6%,41~50歲的使用者為59.1%,50歲以上的使用者為50.0%。由此可見,年齡層與部落格閱覽率呈現反向的關係,當年齡層越低則部落格閱覽率有越高的趨勢。其中青少年對部落格的熱情使用行為確實是值得注意與觀察的現象。除了部落格之外的更有虛擬網站可供青少年學生寄託情感,比如在韓國最火且登陸台灣的CYword網站可以擁有自己的迷你窩,而在紅遍海峽兩岸的愛情公寓網站還可與網路伴侶共組家庭,在愛情公寓中更可購買IKEA虛擬家俱佈置房間,真是假似真來真亦假,真實與虛擬莫辨。更何況,青少年學生的網路人際溝通媒介還有BBS、MSN、Yahoo Messenger、E-mail、聊天室、郵件群組、留言版、討論區、Skypee等網路溝通軟體,青少年學生的網路人際活動確實是具有多元豐富的互動管道。
此外,對青少年學生極具吸引力的另一網路人際活動是網路遊戲,青少年都知道有個史萊姆的家網站有遊戲軟體可下載,更有許多青少年學生玩網路連線遊戲,跑跑卡丁車、楓之谷、仙境傳說、天堂或魔獸世界等網路遊戲都有為數眾多的青少年學生玩家,唯網路遊戲易於引發網路成癮的問題,這也是網路在台灣地區居民的生活中被大量使用所引發的問題之一。
二、網路沉迷的問題可能原因
網路沉迷或更嚴重稱之網路成癮,其問題類型依網路的使用內容加以區分,可分為五大類(Young, 1999):(一)網路之性成癮:深受網路上與性相關的網頁內容所吸引,或沉溺於基於網路所引發之情色活動之中;(二)網路之關係成癮:沉溺於網路上的人際關係活動之中;(三)網路之強迫行為:包括沉溺於網路遊戲、網路賭博、網路購物與交易等活動;(四)網路之資訊超載:沉溺於網路資訊的搜索與收集之活動;與(五)網路之電腦成癮:沉溺於與網路有關之電腦操作與探求之活動。五類成癮的強度不一,而網路成癮當事人的成癮行為有可能會橫跨兩類以上。
造成網路沉迷成癮的間接原因可能與網路的基本社會特性有關,因為網際網路有雙重社會特性,它不但是一種新的溝通媒介,也是ㄧ個活動場域(王智弘,2004),網路世界的溝通較實體世界增加了更豐富的多元風貌與較難預知的特性;而其無國界聯結與虛擬性特質,更使得欲以倫理與法律對網路行為加以規範,遠較實體世界為困難(王智弘、楊淳斐,2001a)。因此,網路世界除了會重現實體世界的問題之外,有新增新了許多前所未有而特屬於網路世界的問題,這也使得網路世界的行為問題更顯得複雜而不易處理(王智弘,2005b)。
其次造成網路沉迷成癮的間接原因可能與網路的基本心理特性有關,網路環境有其特殊的心理特性,匿名性、虛擬性、方便性與跳脫性等特性(王智弘,2004;李偉斌、王智弘、陳慶福,2002):(一)匿名性:使網路使用者願意有較高的自我揭露(李美枝,2001;吳姝蒨,1999),較易於形成逆向的月暈效應、降低個人的責任感或自陳內容的真實性與增加情感投射與幻想的可能性(王智弘,2005a;李美枝,2001),造成去社會化、去個人化的溝通情境,而引發網路退回(internet regression, Holland, 1998,即在網路上表現出之心理退回現象或原始本性:攻擊、性與過分慷慨)或恣意行為(uninhibited behavior,吳筱玫,2003;Kiesler, Zubrow,Moses, & Geller,1985),使性與暴力特別容易充斥在網路上;(二)虛擬性:提供了角色扮演與擴大人際網絡的可能性(吳姝蒨,1999),有利於上網者發展多元自我(林以正,2003;郭欣怡,1998),但易造成真實與虛擬間的混淆或網路成癮(Internet Addiction)問題(吳筱玫,2003;曾懷瑩,2001;陳淑惠,1998a,1998b,1999,2003;Suler, 1999; Young, 1996a; 1996b; Wallace, 1999);(三)方便性:滿足了上網者有關性、人際親和、成就感、自主與創造變異等方面的需求(楊佳幸,2001),網路的方便性使網路使用的可接近性(accessibility,戚國雄,1998)或近用(access,吳筱玫,2003)性增加,並增強了民眾使用網路的動機,也增加了過度使用網路的可能性;(四)跳脫性:使得網路資訊的連結非常容易,但也造成網友易生思考跳躍或不易專注的現象,多視窗的閱覽習慣,使網友在網網相連中可能越走越遠,易於在網路上沉溺與迷失。
網路沉迷的直接原因與網路經驗的心理吸力有關,網路的心理吸力包括(柯志鴻,2003,2005;陳淑惠,2003):(一)同步空間的立即回饋:隨時隨地上網幾乎都可以得到網友的立即回應;(二)連續增強與間歇增強:上網的經驗可能得到立即的需求滿足而使上網行為得到;(三)匿名化身的挫折與喜悅;(四)網路情色與暴力的致命吸引力:其中特別是網路遊戲中的影象與聲光所引發的感官刺激尤為強烈,(五)網路滿足網友現實生活所不易獲得的心理期待:滿足成就感、掌控感、歸屬感與虛擬名聲:網路提供了滿足其正向自我意象的可能性,特別是此可能是其在現實生活所不易獲得的;意即上網時的網友立即回應、持續性或間歇性得到行為增強的經驗、匿名與模糊情境的幻想空間、性與暴力的感官刺激經驗、以及現實生活無法滿足的心理期待,是強化了網路成癮行為的重要心理機轉(王智弘,2005b)。
網路沉迷的直接原因與現實生活的心理推力有關,現實生活的心理推力包括(柯志鴻,2003,2004,2005;陳淑惠,2003;黃一玲,2001;嚴如佑,2004):(一)網路成為生活問題的避難所:網路可能成為逃避下述生活問題的臨時避難所,包括:1.缺乏自尊;2.缺乏社會支持或情感寄託;3.家庭功能不佳;4.生活無聊;5.人際衝突;6.課業或工作挫折等,亦即有此等問題的當事人是較可能成為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 (二)其他的心理問題:有網路成癮問題的當事人亦可能合併有其他的心理問題,比如不良的心理狀態:敵意、焦慮(恐懼性焦慮或社會性焦慮)、憂鬱等情緒狀態,或是甚至可能連帶有精神疾病的症狀:比如躁鬱症、憂鬱症、過動及注意力不足症候群、社交恐懼症、精神分裂症與人格違常等。意即現實生活問題的逃避、個人心理問題的合併發生,是可能產生網路成癮行為背後的現實心理問題,也就是現實生活的推力(王智弘,2008)。
貳、建立校園網路沉迷預防機制之對策
由上述探討可知,網路沉迷的發生主要是由於不同網路成癮問題類型所涉及的網路內容或網路活動能提供網路使用者心理需求的滿足,再加上在上網的經驗中,上網行為的不斷被增強,亦即其網路的內容與上網的經驗構成了強大的吸引力,而能吸引網路使用者的參與,因此是一種網路成癮的吸力;而網路使用者本身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是遭遇問題的,可能是正面臨了生活中的困擾、挫折、障礙與瓶頸,這些現實生活的問題變成一種網路成癮的推力,將網路使用者推向一個可能的避難所,而網路扮演了一個具吸引力的避難所,一吸一推之間,成癮者可能會因而身陷其中無法自拔(王智弘,2008)。要協助網路成癮的當事人,要從情境輔導策略以改變其外在生活情境以及透過專業諮商協助以處理其內在個人心理問題兩方面著手(王智弘,2003),化解吸力與推力且內外兼治是處理網路沉迷問題的關鍵。亦即應採多元管道、多元策略之觀點(王智弘,2005a,2005b;柯志鴻,2005)為之。
要協助學生處理網路沉迷問題,施香如(2001)建議從家庭層面,可協助父母親採行相關之作法包括:1.電腦設備的擺放位置,宜在家中公共場所,使家人有共同參與或互動之機會。2.父母本身若能對電腦網路有所了解與熟悉,可以協助子女讓他們的使用網路經驗成為愉快、安全、且具教育性。3.學習與青少年的有效溝通方法:以免父母在約束子女網路使用的過程中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4.適當的環境規劃(提供上網的限制、建立優質與健康的家庭環境等)。而在社會層面,施香如亦建議應採行:1.網咖的管理與輔導條例:以提供較為健康的社區上網環境;2.偵查網路犯罪的相關機制與法規:以提供較為安全的網路活動空間;3..建構優質與健康的網路環境:建置優質與健康網站;4.提升優質的網路文化,此等社會情境的輔導措施,則須輔導人員透過與行政、立法單位的互動,並與民間相關社福組織合作以建構對青少年更有利的網路環境。此外,研擬網路與電腦遊戲的分級制度與防沉迷機制亦屬必要:台灣的網路遊戲應有分級制度,網路產業應負起更大的社會責任(王智弘,2007a),因為美國有玩具與遊戲軟體分級制度、韓國有網路遊戲分級制度、中國大陸網路遊戲有防沉迷機制,都值得我們學習。
而在學校層面,因應校園網路成癮問題之日趨嚴重,學校要建立以多元管道、多元策略為基礎之校園網路成癮五級預防模式(王智弘,2007),亦即為校園之五層次網路成癮防治機制。心理衛生工作向來有所謂的三級預防模式,而此所謂之五級預防模式即在原有之三級預防模式外,於初級預防層次前加上更積極之健康促進層次,而在初級預防與次級預防之間再加上預警制度層次,以使原有之心理衛生三級預防概念更為周延與完整。由此建立之校園網路成癮五級預防模式,可藉由更周全的整體防治機制以避免校園網路成癮與其他網路心理問題的發生,以創造優質的學校網路心理健康環境,而達興利除弊的功能。校園網路成癮問題五級預防模式之防治機制依序為(王智弘,2007):
ㄧ、健康促進層次:
(一)意涵:
健康促進的重點不只是在預防網路成癮與其他網路心理問題的發生,更要以積極的作為以促進學校師生的網路心理健康。目的在增進學校師生的網路正向使用能力,運用網路以作為提升其心理健康、學習成效與生活知能的工具,透過提昇全校師生網路使用能力與網路安全觀念,並建立網路專業倫理、使用者行為規範與優質網路文化(王智弘、楊淳斐,2001),以建構優質的網路輔導、學習與生活環境,而達到善用網路以提昇心理健康、學習效能與生活品質,以期能發展有利健康促進之網路心理健康環境。
1.提昇網路使用的專業知能:提供健康使用網路的師生研習課程。
2.強化網路專業倫理(王智弘、楊淳斐,2001):加強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設備、伺服器、資料庫等網管人員)的專業倫理教育、推動網路服務使用者的網路倫理教育、制訂網路服務提供者的專業倫理守則。
3.強化網路行為規範(王智弘、楊淳斐,2001):制訂網路服務使用者之行為規範、設置校園網路倫理委員會(應納入網管人員、學務人員、輔導人員與師生代表)、強化網路服務提供者與使用者的法律觀念。
4.加強對校園網路倫理、網路文化、網路心理問題以及相關輔導措施之研究。
5.結合電腦專業人員、學生事務人員與心理諮商輔導人員以強化對學生網路行為問題的處理與心理輔導工作。
6.具體推動優質校園網路文化之建立(王智弘、楊淳斐,2001):透過通識教育電腦課程以提倡優質網路文化;透過具體鼓勵與協助師生設立優質網站以建立優質網路文化之風氣。
7.網路心理健康環境的維護:提供網路心理健康資訊、舉辦網路心理健康講座、推動健康網路環境之塑造並進行定期性的追蹤評估。
二、初級預防層次:
(一)意涵:
初級預防的重點在透過發展性與預防性的網路心理健康措施,以避免全校師生網路成癮與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目的在統整全校的資源,提供預防網路成癮與其他網路問題的發展性輔導策略,以期建構避免網路成癮與其他網路心理問題發生之學校環境,提升老師、學生與家長對網路成癮與其他網路心理問題之相關輔導知能,營造學校師生之間、學生同儕之間以及學生與家人之間的良好互動關係,推動積極的網路成癮與網路心理問題之預防策略,共同營造安全與健康的網路學習環境。
(二)具體作法:
1.對學校老師(特別是網管人員、學務人員、輔導人員與導師)提供網路成癮、網路心理健康與網路安全之輔導知能研習課程。
2.對學校老師提供有關網路科技衝擊下師生互動與親師互動之道的輔導知能研習課程。
3.對學生提供有關生涯規劃、人際關係、溝通技巧、提升自尊、學習輔導、時間規劃、壓力調適、自我監控等輔導活動與研習課程:.(1)生涯規劃課程以發展其生涯與生活目標;(2)人際關係、溝通技巧與提昇自尊重課程可協助當事人建力自信,擴展多元的人際互動關係並學習人際溝通技巧,不僅可以防止他們過度依賴網路,也可教導他們藉由學習如何維繫與處理衝突的方法,以避免在網路或現實的人際互動受到挫折或傷害(施香如,2001);(3)學習輔導課程可提昇其學習技巧、課業成就與自尊(4)時間規劃、壓力調適與自我監控課程可釐清其生活目標與學習時間規劃,當事人過度使用網路有可能是自覺空閒時間過多,或將上網當作他們排除壓力的方式(施香如,2001),因此時間規劃、壓力調適與自我監控,可強化其生活目標、有意義使用時間。
4.對學生提供網路成癮、網路心理健康與網路安全之輔導知能研習課程:包括透過團體輔導與班級座談的形式(羅士媛,2005)。
5.對家長提供網路成癮、網路心理健康與網路安全之輔導知能研習課程。
6.對導師、家長與學生提供有關網路成癮、網路心理健康與網路安全之宣導文章。
三、預警制度層次:
(一)意涵:
建立全校師生之網路成癮與其他網路心理問題之預警系統。目的在統整校內資源,以建立共同發掘網路成癮與其他網路心理問題的預警機制,以進行早期介入、避免危險,及早提供校內師生所需之協助,可建立量化的預警指標(甚至是系統程式),依問題之輕重程度,即時連結到次級或三級預防工作,以期早期發現與及時處理網路成癮與其他網路心理問題。
(二)具體作法:
1.學務系統建立缺、曠課狀況預警系統。
2.輔導系統聯合學務系統建立學生身心狀況觀察與追蹤系統。
3.教務系統建立學生學習表現檢視系統:特別是對於學業表現異常退步學生的篩檢與追蹤。
4.教務、學務與輔導系統聯合建立對教師之教學、班級經營與師生互動之回饋系統。
5.輔導系統建立學生網路成癮狀況的篩檢系統:透過量表篩檢、老師告知、家長告知或同儕回報以早期發現與及時預防網路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
6.將網路成癮納入高危險群學生與中輟學生之處遇計畫:包括個別協助、家庭協助與與選替課程的安排。
四、次級預防層次:
(一)意涵:
次級預防的重點針對全校師生網路成癮心理健康問題之加以處理,必要時進行轉介以能充分心理健康專業人員,來處理已發現問題之網路成癮當事人。目的在針對已發生網路成癮問題之學生加以協助,以期能早期發現、早期處理,應用心理健康專業人員以協助其個人或家庭,能對全校師生之網路成癮與心理健康問題時提供及時的協助,避免問題之持續惡化。
(二)具體作法:
1.對網路成癮學生提供面談、電話、函件或網路形式的網路成癮個別諮商:對於由教師與家長轉介或由篩檢系統檢出之疑似網路成癮之學生,所提供之諮商協助程序包括(王智弘, 2005b):(1)確立診斷:可運用量表或臨床診斷準則先確定當事人是否為網路成癮,在量表評量上,台灣常用的客觀評量工具有陳淑惠(1998a,1998b,1999)所編製的「中文網路沉迷量表」可以運用。在症狀評估上,臨床上所用的診斷準則可參考柯志鴻醫師(2005)的臨床診斷準則包括:A.在以下九項中符合六項因素:a.整天想著網路上的活動;b.多次無法控制上網的衝動;c.耐受性:需要更長的上網時間才能滿足;d.戒斷症狀:產生焦慮、生氣等情緒,並需接觸網路才能解除;e.使用網路的時間超過自己原先的期待;f.持續的想要將網路活動停止或減少,或有多次失敗的經驗;g.耗費大量的時間在網路的活動上或離開網路上;h.竭盡所能來獲得上網的機會;i.即使知道網路已對自己造成生理或心理的問題,仍持續上網;B.功能受損(至少有一項符合):a.學校與家庭角色受影響;b.人際關係受影響;c.違反法律或校規;C.網路成癮的行為(須完全符合):無法以其他精神疾患或躁鬱症做最佳之解釋;(2)訂定目標:訂定適切的輔導目標,特別是能就網路與真實生活加以統整(Suler, 2000),協助網路上癮的當事人從失序的上網行為與失序的生活狀況中回歸次序與平衡,輔導的目標不是「戒除」上網,而是合理的上網,可以控制的上網,可以適切的安排上網與非上網的時間,可以將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加以統合並達成協調與平衡。(3)實施處遇:施以「覺、知、處、行、控」等五步驟之諮商處遇(王智弘,2003,2004,2005b;Ferris, 1996):a.第一步驟、「覺」-覺察病識感:協助當事人覺察到自己已過度使用網路了:換言之,使當事人對自己的上網行為有「病識感」,或者覺察自己的行為失當,比如,知道自己已「超時」上網了。亦即當事人對網路經驗到負向的情緒與認知,而產生改善的動機常是網路沉迷改善的重要關鍵(邱聖玲,2003)。b.第二步驟、「知」-認知潛在問題:協助當事人認知到導致其過度上網行為的潛在心理問題:網路上癮行為的背後其實是有理由的,過度上網的行為是潛在心理問題導致其逃離正常生活的結果。3.第三步驟、「處」-處理潛在問題:協助當事人去面對現實,處理潛在的心理問題而非沉迷網路以逃避問題:讓當事人深切了解到逃避問題祇是使問題更加惡化而已,並非解決問題之道。d.第四步驟、「行」-發展並執行改變計畫:協助當事人發展出改善過度使用網路行為的行動計畫並加以執行,此等行動計畫若能提供當事人從事其他替代性正向活動的吸引力,並結合重要他人的協助以塑造有利情境,則成功率將大增:配合第三步驟的潛在心理問題的處理,應協助當事人提出具體改善網路上癮行為的行動計畫,並身體力行以逐步改變上網行為。e.第五步驟、「控」-培養自我監控能力:逐步降低上網時間培養出對時間的敏感度與對自我的監控能力:以期在達成諮商目標回歸正常與和諧的生活之後,能自我監控以持續維持戰果。由於考慮一般成癮問題的再患率極高,為穩定諮商成效,避免問題復發,亦可再加上第六步驟、「追」-後續的觀察與追蹤:以持續的觀察問題的改善狀況,追蹤諮商的長期效果,並提供必要的支持與修正以避免問題的復發(王智弘,2008)。其中應輔以提供增強當事人覺察力與自制力的訓練,與提供選擇性、取代性的活動(施香如,2001),亦即施以休閒輔導與協助尋找替代網路成癮之正向活動,包括娛樂的活動、增進人際關係的活動、提升自尊與責任感的活動等。而在個別性諮商協助的實施形式方面,可透過面談、電話、函件與網路等不同諮商型態來提供幫助,特別是運用網路諮商或晤談諮商的型態以結合敘事治療、焦點解決、多重模式、現實治療、認知行為治療、阿德勒學派、危機介入理論或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等(王沂釗,2001;王智弘,2005a;王智弘、楊淳斐,2001b,2004,2005,2006a,2006b;盧怡任,2007;陳美文,2004;張勻銘,2005;謝亞嫻,2004;Collie, Mitchell, & Murphy, 2000; Day & Schneider, 2000; Polauf, 1997),應可運用於網路成癮者之網路諮商與實體晤談諮商的過程之中。
2.對網路成癮學生提供面談或網路形式的網路成癮團體諮商:網路成癮的團體性諮商策略可包括:(1)網路團體諮商:Goldberg在提出網路成癮病名之後,網友蜂擁而至向其告解已得網路成癮症,Goldberg因此成立了網路成癮支持性團體(Just click no, 1997)。由於在面對面諮商團體中所會出現的團體療效因子(Yalom, 1995)也被認為會有部份因子出現於心理健康討論區之網路社群(施文正,2007)以及網路團體(Bellafiore, Colón, & Rosenberg, 2004; Page, 2004)之中,網路支持性團體被視為可行的協助策略(郭思琪,2007;Gary & Remolino, 2000; Page, 2004),其形式則可透過BBC、留言版、討論區、信件群組、聊天室等方式進行,透過網路成癮團體諮商來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應有其可行性。(2)面對面諮商團體:國內曾透過面對面團體諮商形式進行實徵研究:陳淑惠(2002)曾運用人際導向之團體諮商,以對路成癮高危險群高中生進行每週一次,為期六週的團體諮商,雖未得到網路成癮顯著改善的諮商效果,但達到學生每週上網時數降低14小時的效果;葉靜君(2003)曾運用現實治療取向之團體諮商形式,進行每週一次,為期八週的團體諮商,以協助網路成癮之大學生,得到網路成癮顯著改善的諮商效果;謝亞嫻(2004)運用現實治療取向之團體諮商形式,進行每週一次,每次九十分鐘,共十次為期兩個半月的團體諮商,以協助網路成癮高危險群高中生,同樣亦得到顯著的諮商效果。可見面對面團體諮商亦是可行的網路成癮諮商策略之ㄧ。藍菊梅(2005)則曾提出以多重模式理論取向為架構設計包含兩階段的網路沉迷矯治團體方案,第一階段為情緒支持與自我成長團體、第二階段為人際壓力管理團體,每ㄧ階段都進行八週、每週兩小時的團體諮商,其並同時提出個別諮商與預防網路成癮課程的方案設計,因此,可說是具可行性與多元性的網路成癮防治與處理策略。
3.納入導師與任課老師以共同協助網路成癮學生的輔導計畫,並提供網路成癮諮詢。
4.納入家長以共同協助網路成癮學生的輔導計畫,並提供網路成癮諮詢,或是家庭諮商的系統協助。
5.納入學生同儕以共同協助網路成癮學生的輔導計畫:網路成癮學生的同儕伙伴可能是助力或是阻力,前者應善用;後者須處理。
6.輔導室聯合教務與學務系統的網路成癮學生輔導計畫(以進行後續之行為規範、相關替代性正向活動設計與補救教學的實施)。
其中,重要他人的適度規範、約束與支持相當重要,包括親人、老師、同學、友人與助人專業人員等。
五、三級預防層次:
(一)意涵:
三級預防的重點在避免網路成癮與網路心理健康問題在校園中擴散與蔓延。目的在發現校園重複發生網路成癮與網路心理健康問題,並有惡化之趨勢,為避免問題之擴散及蔓延,應以系統的觀點,除針對個別師生所發生之網路成癮與網路心理健康問題事件進行追蹤之外,並對於學校組織系統與所處之社區系統加以檢討與調整,以找出導致校園網路成癮與網路心理健康問題之系統性因素(因組織系統所導致之因素)並加以調整,必要時進行轉介以應用心理健康專業人員,以避免問題在學校中持續擴大。
(二)具體作法:
1.建立特約心理諮商、心理治療、精神醫療等網路成癮問題之轉介系統。
2.聯合全校資源以建立學校網路成癮與網路心理健康問題之危機處理機制。
3.對網路成癮學生之班級與友伴提供網路成癮問題之篩檢與預防輔導。
4.對網路成癮學生之導師與任課老師提供網路成癮、教學技巧與班級經營之因應研討。
5.對網路成癮學生之家長實施網路成癮之諮詢與親職教育。
6.積極運用社區與校外資源以推動學區之網路成癮防治與輔導計畫。
由於網路成癮問題之發生成因與輔導策略均與校園環境之系統脈絡有關,上述五層次之健康促進、初級預防、預警制度、次級預防與三級預防的整體措施與概念,構成了校園網路成癮五級預防模式,可藉以結合校內外資源,以創造有利於網路成癮當事人改變的情境,其立即目標在求網路成癮問題的控制與減少,其最終目標則為建立全校性的網路成癮防治機制,與進一步建構校園與學區的優質網路心理健康環境。
參、 建立校園網路沉迷預防機制之挑戰
學校要運用以多元管道、多元策略為基礎之校園網路成癮五級預防模式,以建立校園網路成癮預防機制。可能會遭遇一些困難與挑戰,在心理層面上:可能有學校同仁會質疑:問題有這麼嚴重嗎?需要如此大費周章動用這麼多人力與資源嗎?在執行層面上:可能會遭遇相關同仁對網路沉迷的了解不足而無法及早辨識需要協助的學生,學生抗拒接受協助或因逃學、輟學而讓輔導計畫功敗垂成,家長抗拒與學校合作以推動網路沉迷學生的輔導計畫,學校輔導人員對網路沉迷學生提供諮商與治療的相關知能不足或原有工作負核過大而無法執行此等輔導計畫,學校各處室間的協調合作遭遇困難而不易推動相關輔導計畫,相關社會資源不足而讓整體輔導計畫無法完整執行...。
其中特別是校內外資源整合工作的挑戰最高,校長與相關行政主管同仁的支持相當重要,幫助一個學生卻要全體總動員確實是一件費心勞力的事,再加上輔導難度與失敗率高,學校輔導人員、相關師長(特別是導師)與家長的士氣與信心很容易就受到打擊,若學生涉及違法情事又會使問題更加麻煩,因此,建立校園網路成癮五級預防模式,應被視為是校園心理健康五級預防模式的一部份,除可藉由此等周全的整體防治機制以避免校園網路成癮與其他網路心理問題的發生之外,更可視為建立周全機制以創造優質的校園心理健康環境的一項具體努力。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Queeni(2004)。在悲傷中徹夜未眠。人間福報,2004年5月1日,覺世副刊。2005年12月28日取自http://www.wfdn.com.tw/9305/040501/09-15/050111-1.htm
王沂釗(2001)。輔導教師如何介入學生之網路沉迷行為。學生輔導,74,58-67。
王智弘(2000,11月)。網際網路對助人專業帶來的契機與挑戰。2000諮商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邁向新世紀的諮商與輔導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王智弘(2003,6月)。輔導網際網路中的青少年-探討青少年網路成癮之諮商與輔導策略。輔導人員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行為之挑戰與因應研討會。台北市,淡江大學。
王智弘(2004,4月)。運用網路諮商以因應青少年網路問題行為。青少年網際網路使用相關問題與防治對策研討會。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王智弘(2005a)。運用網路諮商以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網路成癮問題暨輔導策略研習會。新竹縣,大華技術學院。
王智弘(2005b)。網路成癮的問題成因與輔導策略。輔導會刊,35,4-14。
王智弘(2005c,12月)。網路沉迷問題的可能成因與輔導策略。Young Game攻略關懷青少年研討會。台中市,中信大飯店。
王智弘(2006a)。網路上的「薄紗舞台效應」與宣洩治療功能-部落格現象的心理學解讀。 台灣心理諮商通訊電子報,192。
王智弘(2006b,10月)。網路成癮的成因與輔導:台灣的研究與實務觀點。2006年中國輔導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王智弘(2007a)。談遊戲與媒體產業的社會責任,消費者報導,315,2。
王智弘(2007b)。校園網路成癮五級預防模式之建立。台灣心理諮商通訊,210。
王智弘(2008)。網路成癮的成因分析與輔導策略。輔導季刊,44(1),1-12。
王智弘、楊淳斐(2001a)。校園網路倫理的三個建構層面:網路專業倫理、使用者行為規範與優質網路文化的建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20,75-82。
王智弘、楊淳斐(2001b)。網路諮商中可行之理論取向與實務技巧。輔導季刊,37(4), 20-27。
王智弘、楊淳斐(2004,12月)。一次單元諮商模式。2004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年度聯合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
王智弘、楊淳斐(2006a)。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概念與運用。輔導季刊,42(1), 1-11。
王智弘、楊淳斐(2006b)。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概念與應用:新的觀點。台灣心理諮商資訊電子報,199。
李偉斌、王智弘、陳慶福(2002,11月)。網路即時諮商中工作同盟、晤談感受與諮商口與反應之歷程分析。中國輔導學會2002諮商心理與輔導專業學術 研討會。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李美枝(2001)。知文知心不知面-談網路人際關係。載於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主編),e世代心理學(189-196頁),台北:桂冠出版社。
吳姝蒨(1999)。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感情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論文。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
吳齊殷(1998)。電腦網路的社會衝擊:以倫理議題為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7-11。
邱聖玲(2003)。中學生網路沉迷與改善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以正(2003)。成長與沈淪-網路,究竟是洪水猛獸或是新的契機?學生輔導,86,104-119。
林旻沛(2003)。大專校院學生網路成癮盛行率及認知因子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岳曉東、應力、嚴飛(2006,10月)。中國大陸網路成癮現狀與對策探討。2006年中國輔導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柯志鴻(2003)。網路成癮之精神醫療觀點。學生輔導,86,36-57。
柯志鴻(2004)。青少年網路成癮之相關因子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柯志鴻(2005)。網路成癮疾患診斷準則。網路成癮問題暨輔導策略研習會。新竹縣,大華技術學院。
施文正(2007)。心理健康主題網路討論區之使用者經驗分析—以「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施香如(2001)。迷惘、迷網—談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通訊,74,18-25。
郭欣怡(1998)。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網路使用者之心理特性與網路人際關係特性初探。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思琪(2007)。網路團體諮商之發展。台灣心理諮商通訊,210。
戚國雄(1998)。資訊時代的倫理議題-兼談網路倫理。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12-18。
陳美文(2004)。運用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具網路沉迷現象之國中生之諮商成效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英傑(2006)。揭開虛擬世界的神祕面紗:青少年網路犯罪的現況分析(上)。尋找星光,12-14。
陳淑惠(1998a)。上網會成癮,科學月刊,26(6), 477-481。
陳淑惠(1998b)。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1/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7-2511-S-002-023-N)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9-2511-S-002-010-N)
陳淑惠(2002)。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需求與適應觀點研究(二):網路沉迷學生之心理治療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0-2625-Z-002-034)
陳淑惠(2003)。擬像世界中的真實心理問題?-從心理病理實徵研究談起。學生輔導,86,16-35。
黃一玲(2001)。影響大學生網路成癮的相關因素研究。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張勻銘(2005)。以全球資訊網為介面之認知治療網路即時諮商-以憂鬱情緒當事人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曾懷瑩(2001)。MUD研究初探:多元方法探討「龍域傳奇」中的虛擬社區,使用與滿足,以及使用者的虛擬化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佳幸(2001)。大學生網路沉迷與網路心理需求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資策會(2005)。部落格(Blog)定期調查 認知率將近九成。2006年6月14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3713
資策會(2006)。2005年我國家庭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2006年6月14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26
葉保強(2000)。色情電子商務的「網罪」。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5,35-37。
葉靜君(2003)。現實治療團體對改善網路成癮大學生之成效探討。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蔡珮(1995)。電子佈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以台大計中BBS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盧怡任(2007)。網路成癮的成因與諮商-阿德勒學派的觀點。台灣心理諮商資訊電子報,209。
謝亞嫻(2004)。現實治療團體對網路成癮高危險群男高中生諮商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顏如佑(2004)。青少年網路成癮相關因子之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士媛(2005)。團體課程對「網路成癮」國中學生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藍菊梅(2005,12月)。網路沉迷的矯正。Young Game攻略關懷青少年研討會。台中市,中信大飯店。
Bellafiore, D., Colón, Y.,& Rosenberg, P. (2004). Online counseling groups. In R. Kraus, J. S. Zack, & G. Stricker(Eds. ), Online counseling: A handbook for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pp. 197-216). New York, NY: Elsevier Science.
Collie, R. K., Mitchell, D., & Murphy, L. (2000). Skills for on-line counseling: Maximum impact at minimum bandwidth. In J. W. Bloom & G. R. Walz (Eds. ), Cybercounseling and cyberlearning: Strategies and resources for the millennium (pp. 219-236). 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Day, X. K. & Schneider, P. (2000).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therapists in face-to-face, video, and audio sessions. In J. W. Bloom & G. R. Walz (Eds. ), Cybercounseling and cyberlearning: Strategies and resources for the millennium (pp. 203-218). 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DeAngelis, T. (2000). Clinicians drawn in by clients with Internet abuse problems. Retrieved June 20, 2003, from http://www.apa.org/monitor/apr00/addiction_box2.html
Ferris, J. R.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Causes, symptoms, and consequences. Retrieved June 20, 2003, from http://www.chem.vt.edu/chem-dept/dessy/honors/papers/ferris.html
Gary, J. M., & Remolino, L. (2000). Coping with loss and grief through on-line support groups. In J.W. Bloom,& G.R.Walz (Eds. ), Cybercounseling and cyberlearning: Strategies and resources for the millennium (pp. 95-114). 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tive disorder(IAD) diagnostic criteria. Retrieved December 2, 2005, from http://www.psycom.net/iadcriteria.html
Holland, N. N. (1998). The internet regression. Retrieved August 6, 1998, from http://www1.rider.edu/~suler/psycyber/holland.html
Just click no (1997, January). New Yorker, Retrieved September 18, 2007, from http://www.psycom.net/iasg.html
Kiesler, S., Zubrow, D., Moses, A. M., & Geller, V. (1985). Affect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 experiment in synchronous terminal-to-terminal discussion.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1, 77-104.
Page, B, J. (2004). Online group counseling. In J. L. Delucia-Waack, D.A. Gerrity, & C. R. Kalodder(Eds. ), Handbook of group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pp. 609-620). Thousand Oaks, CA: Sage.
Polauf, J. (1997). Telehealth: Email as a modality for crisis intervention. Retrieved December 3, 2005, from http://telehealth.net/articles/email.html
Siponena, M. T., & Kajavab, J. (2000). Computer ethics-the most vital social aspect of computing: Some themes and issues concerning moral and ethical problems of it. Retrieved October 30, 2000, from http://www.ifi.uio.no/iris20/proceedings/12.htm
Sleek, S. (1998, Sep). Isolation increases with internet use. APA Monitor, pp.1, 30, 31.
Suler, J. (1999). 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tion. Retrieved November 10, 2001, from http://www.rider.edu/~suler/psycyber/cybaddict.html
Suler, J. (2000). Bringing online and offline living together: The integration principle. Retrieved June 20, 2003, from http://www.rider.edu/~suler/psycyber/integrate.html
Yalom, I. D. (1995).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psychotherapy(4th ed.). New York: Basic Books.
Young, K. S. (1996a).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Retrieved June 16, 2003, from http://www.pitt.edu/~ksy/apa.html
Young, K. S. (1996b). Internet can be as addicting as alcohol, drugs and gambling, says new research. Retrieved October 30, 2000, from http://www.apa.org/eleases/internet.html
Young, K. S. (1999). Internet addi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Student British Medical Journal,7, 351-393
Wallace, P. (1999). 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