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師攜手合作做好親子教育與家庭教育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王智弘

 

現代生活中網路發達、科技與消費商品推陳出新,媒體與流行文化又是一波接一波的浪潮,現代生活中的孩子常受到許多的誘惑與衝擊,孩子的心是動盪的也是險象環生的,現代生活中的父母在面對孩子與孩子的問題時常感到有應接不暇的無力感,過去的成長經驗與生活累積似乎無法因應眼前所面對的孩子問題,親子教育與家庭教育不知從何做起?

    我們雖是生活在現代,但是傳統文化的根源是在的,先人文化的智慧也是歷久而彌新的,可是如何學習傳統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技的新知來實施親子教育,這是現代父母最重要的挑戰與課題!

    我國最早的一部醫學經典-黃帝內經認為,藥有三等:上藥為精、氣、神;中藥為五穀雜糧;下藥是百草針灸;這是有預防醫學概念的,修身養性為上藥,生活飲食為中藥,治病處方為下藥,治病在求無病,是為上策!

    由此觀之,親子教育亦有三個層次:上層是活出生命讓孩子體會、中層是表現生活讓孩子學習、下層是透過語言讓孩子了解。

    所謂上層的親子教育是活出生命讓孩子體會,亦即父母終身所追求與展現的生命境界、生命態度與價值立場,正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學習對象,潛移默化、心領神會,父母的精神生活是孩子最重要的學習材料與學習環境,因此,父母的生命意義追求是給孩子最上等的親子教育。

    所謂中層的親子教育是表現生活讓孩子學習,亦即父母每日的生活作息、飲食休閒、待人接物所展現出來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與生活技能,正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學習對象,不言而教、日日觀摩,父母的日常生活是孩子建立其生活型態的學習材料與學習環境,因此,父母的日常生活表現是給孩子第二等的親子教育。

    所謂下層的親子教育是透過語言讓孩子了解,意即父母透過言語教導、溝通表達、賞善罰惡所表達出來的文明知識、社會期待與行為規範,正是孩子用以理解與反應環境的知識與常識,細心調教、耳提面命,父母的親自教導是孩子建立其行為表現的學習材料與學習環境,因此,父母的親身言語教導是給孩子第三等的親子教育。

    層次有高低、但三層都重要,傳統文化擅長由上而下、西方文明擅長由下而上,各有擅長,我們為人父母的都要學,也都值得學!學習傳統文化的上層親子教育可從經典著手,再加上生命體會與生活實踐加以穩固;學習西方文明的下層親子教育可從心理學著手,再加上生活應用與親子互動加以落實。

    由上述的親子教育層次,我們也可運用在學校實施的家庭教育之上。所謂上層的家庭教育是活出生命讓孩子體會,亦即老師在學校中所展現的對家庭的態度與價值,正是學生重要的學習對象,潛移默化、心領神會,老師的家庭生活態度與師生互動的關係品質是學生重要的學習材料與學習環境,因此,老師對家庭生活的態度與價值是給學生最上等的家庭教育。

    所謂中層的家庭教育是表現生活讓學生學習,亦即老師每日與學生的師生互動、行為舉止、待人接物與個人家庭生活安排所展現出來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與生活技能,正是學生生活中重要的學習對象,不言而教、日日觀摩,老師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是孩子建立其生活型態的學習材料與學習環境,因此,老師的日常生活表現是給學生第二等的家庭教育。

    所謂下層的家庭教育是透過語言讓學生了解,意即老師透過言語教導、溝通表達、賞善罰惡所表達出來的文明知識、社會期待與行為規範,正是學生用以理解與反應環境的知識與常識,細心調教、耳提面命,老師的課堂家庭方案教導是孩子建立其行為表現的學習材料與學習環境,因此,老師的課室家庭教育是給學生第三等的親子教育。

    老師在學校中實施的家庭教育是正可結合父母在家中的親子教育以幫助孩子和學生成長,並善用溝通的技巧與方法:從()瞭解:瞭解其所接觸的同儕團體與生活經驗,知道他(她)們在學什麼、想什麼、玩什麼,然後才能()接納:雖然並不一定同意其想法與作法,但是可以理解其想法、接納其感受,然後才有更多的機會邀請孩子或接受孩子的邀請以()陪伴,有陪伴然後才可在各個關鍵時刻,在孩子需要協助時得以()協助,在協助過程中,休戚相關、禍福與共,方能有最佳的機會()引導,而在分享經驗、循循善誘的引導中,達到(六)教育的目標。

所以親子教育與家庭教育都是有方法與步驟的,這是心理學或說是諮商輔導的方法。不過,完整的教育是有三個層面的:上層是活出生命讓孩子體會、中層是表現生活讓孩子學習、下層是透過語言讓孩子了解。很難嗎?其實也不會,因為,任一層面都很重要,從任一層面著手也都可以成功,做的好也都會自然兼顧其他層面,真心誠意最重要!用心面對孩子的教育也就是用心面對生命,這沒有不成功的,不論現代、過去或未來,都是會如此!!

我們期待親師攜手合作做好親子教育與家庭教育,在上述的三個層面中,以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本書結合了許多教師的心血與智慧,有東方的智慧也結合了西方的心理學與輔導學知識,透過口語教學與活動設計可讓學生有更深刻的學習與體會,我們希望這是學校老師實施家庭教育的一個極佳的起點,由語言而生活、由生活而生命,帶領學生走向更健康與自在的家庭生活與人生方向。

 

文章出處:王智弘(2006)。親師攜手合作做好親子教育與家庭教育。於 台中縣神岡國小(主編),營造健康心家園

          用愛擁抱更大的幸福:臺中縣國民中小學家庭教育課程參考資料彙編(3-5頁)。台 中:台中縣政府

          (ISBN-13: 978-986-00-8508-8)   

首頁 信箱 留言 討論 台灣心理諮商通訊

製作: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TCNet)資訊服務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