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世代網路交往行為之心理學內涵與相關影響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王智弘

 

ㄧ、網路是E世代的重要溝通媒介與活動場域

    「網際網路」是21世紀最具威力與成長空間的生活科技,隨著網際網路的多元應用,衝擊了人類的各個生活層面,從商業交易、人際互動到生活形態,都受到了許多直接、間接的影響,網路的快速發展也影響了人類的各個年齡族群,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E世代的青少年。由於網際網路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溝通媒介與活動場域,除了帶來許多新的生活經驗與文明發展的可能性之外,也引發了許多新的人類行為問題與社會秩序的挑戰。透過網路作為溝通的媒介,由於其能承載各種媒體的能力,使得網路媒介本身在人際溝通與傳播上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大增,網路兼具中介與媒體的雙重特質(吳筱玫,民92),使其對現代人際互動經驗的影響更為深遠;而運用網路作為活動的場域,不但是實體生活世界的延伸,也造就了虛擬生活世界的各種可能。網路作為一種生活中活動的環境,其環境特質會影響上網者的行為,而相對的,上網者亦可以去影響與塑造網路的環境(Wallace1999),網路環境變成了E世代生活中的重要活動場域,而成為E世代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

    由於網路本具有其草根性聯結與自由性特質(戚國雄,民87),網路世界的溝通較實體世界增加了更豐富的多元風貌與較難預知的特性;而其無國界聯結與虛擬性特質,更使得欲以倫理與法律對網路行為加以規範,遠較實體世界為困難(王智弘、楊淳斐,民90b)。因此,網路世界除了會重現實體世界的問題之外,有新增新了許多前所未有而特屬於網路世界的問題,這也使得網路世界的行為問題更顯得複雜而不易處理。

比如,就以網路上的溝通經驗而言,雖會複製實體世界上的人際互動狀態,但是卻不免在網路世界中發展出新起的人際互動經驗,吳筱玫(民92)指出網路上的人際互動,在缺乏面對面接觸的情況下,會發展出一種有異於人際關係的互動關係,其稱之為「網際關係」。網際關係中除會重現實體世界中人際關係的問題之外,又會帶來網際關係的問題,更何況,在網路上互動的人一旦見了面,網際關係的問題又會與人際關係的問題混雜在一起。

二、E世代網路交友行為可能引發的問題

    E世代進入網際網路的環境中,其所從事各種人際溝通與生活活動的可能性與彈性大增,而同時各種層出不窮、前所未有的問題也陸續來到了跟前,由於網際網路有其特殊的雙重特性,它不但是一種溝通媒介,也是ㄧ個活動場域(王智弘,2004),此等特性對E世代而言,特別展現在網路人際與休閒活動的參與上。網路人際活動已是E世代在現實生活中與他人接觸的重要方式,透過各種網路應用程式,E世代發展出各種形式的人際互動活動,就以近來走紅的部落格(Blog)為例,部落格(Blog)或被稱為「網誌」、「網路日誌」或「博客」(大陸用語),由於架站容易,不需要網頁編輯的複雜技巧,卻能製作出擁有文字、影像與音樂等的網頁,又有如BBS、留言板或討論區的留言互動功能,站主可以寫日記、發表作品、又可以組織社群,因此,部落格的使用人數不斷增加是有其實際功能上的理由(王智弘,2006a),根據資策會「2005年我國家庭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結果顯示,有15.0%的在家上網民眾擁有自己的部落格(資策會2006),此ㄧ比率在上網環境更方便的E世代族群中,有可能會更高,也無怪乎部落格的使用人數全球都持續增加中。

    根據網站goo researchJapan.internet.com在去年五月份公佈的一項「部落格定期調查」報告(資策會,2005),指出前一個月內,日本的網路使用者造訪過他人的部落格比例佔了全體網路使用者的67.6(較前期增加5.9),而對部落格一無所知的網路使用者較前期減少4.5%,約佔11.8%;由此可見,日本網路族群對於部落格的認知正漸漸提升。由年齡層來看,調查結果顯示19歲以下的網路使用者在過去一個月內造訪過他人部落格的比例為79.2%,20~30歲的使用者為76.9%,31~40歲的使用者為68.6%,41~50歲的使用者為59.1%,50歲以上的使用者為50.0%。由此可見,年齡層與部落格閱覽率呈現反向的關係,當年齡層越低則部落格閱覽率有越高的趨勢。其中青少年對部落格的熱情使用行為確實是值得注意與觀察的現象。更何況,E世代的網路人際溝通媒介還有BBSMSNYahoo MessengerE-mail、聊天室、郵件群組、留言版、討論區、Skypee等網路溝通軟體,青少年的網路人際活動是具有多元豐富的互動管道。

此外,對E世代極具吸引力的另一網路人際活動是網路遊戲,青少年都知道有個史萊姆的家網站有遊戲軟體可下載,更有許多青少年玩網路連線遊戲,楓之谷、仙境傳說、天堂或魔獸世界等網路遊戲都有為數眾多的E世代玩家,唯網路遊戲易於引發網路成癮的問題,根據研究,網路成癮的人數比例,目前約在6-17%之間(柯志鴻,20042005),就國內的調查資料來看,國中生曾測出為7.5%(柯志鴻,2004),大學曾測出為10.3%(林旻沛,2003),網路成癮造成青少年許多課業、人際與健康上的問題,令家長與老師憂心不已(王智弘,2006b),使得網路遊戲成為E世代網路交友方式中相當令人擔心的一種互動形式。

   由於網際網路有其特殊的雙重特性,它不但是一種溝通媒介,也是ㄧ個活動場域(王智弘,2004),它帶給青少年許多新的生活經驗與文化發展的可能性,也引發新的行為問題與社會秩序的挑戰,網路世界的溝通其實較實體世界增加了更豐富的多元風貌與較難預知的特性,因此,網路世界除了會重現實體世界的問題之外,有新增新了許多前所未有而特屬於網路世界的問題,這也使得網路世界的行為問題更顯得複雜而不易處理(王智弘,2005b),目前引發社會注意的網路行為問題包括:1.網路犯罪,2.網路色情,3.網路情愛癥候群(一夜情、援交、異質化 …)4.網路上癮,5.網路退回,6.網路孤立,7.網路弱勢,8.網路外遇,9.網路謠言,10.網路賭博,11.網路購物狂,12.網路教唆等(王智弘,20002003;吳齊殷,1998;戚國雄,1998;葉保強,2000;陳淑惠,1998a1998b19992003Holland,1998Siponena & Kajavab,2000Sleek,1998Suler,1999Young,1996a1996b)。其中,網路犯罪、網路色情、網路情愛癥候群(一夜情、援交、異質化 …)、網路上癮、網路退回、網路孤立、網路外遇、網路謠言、網路教唆等問題,都與網路人際互動或交友行為有關。

三、網路的心理特質影響E世代的網路交往行為

網路的特殊心理特質其實深深的影響了E世代的網路交往行為,由於網路具有匿名性、虛擬性、方便性與跳脫性等特質(王智弘,2004;李偉斌、王智弘、陳慶福,2002),造就了網路上的特殊行為表現。就網路之匿名性而言,網路使用者可以隱藏自己身分與個人資料,而增加其表達自我的安全性,因此願意有較高的自我揭露(李美枝,2001;吳姝蒨,1999)與自我再現(吳筱玫,2003)。此外,由於社會臨場感較低的緣故,較易於形成逆向的月暈效應、降低個人的責任感或自陳內容的真實性與增加情感投射與幻想的可能性(王智弘,2005a;李美枝,2001),而讓網路交往行為常是真實與虛擬交互混雜的特殊經驗。

而因匿名性所帶來的安全感,卻可能降低其責任感,亦即網路具有高匿名與低承諾之特質(吳筱玫,2003),換言之,匿名性可能造成去社會化、去個人化的溝通情境,而引發網路退回(internet regressionHolland, 1998,即在網路上表現出之心理退回現象或原始本性:攻擊、性與過分慷慨)或恣意行為(uninhibited behavior,吳筱玫,2003Kiesler, Zubrow,Moses, & Geller,1985)的可能性,因此,性與暴力特別容易充斥在網路上。

    次就網路之虛擬性而言,網路的虛擬特質提供了當事人角色扮演的可能性,網路虛擬團體或虛擬社群、以及網路線上遊戲等都是其中典型的形態之一,不論是早期起源於以文字介面為主的多人線上互動遊戲MUDMulti-User Dungeon,俗稱泥巴)或是晚近以商業模式的大型2D3D動畫介面的線上遊戲,如天堂(Lineage)、仙境傳說(RO)、魔獸世界等,都是引發眾多網友參與的網路活動(王智弘,2004)。網路之虛擬性提供上網者擴大人際網絡的可能性(吳姝蒨,1999),並由於能提供一種低社交焦慮的人際互動環境,而有利於上網者社交技巧的發展(郭欣怡,1998),網路虛擬社群的參與所提供的社會支持機制,則有利於上網者多元自我的建立與整合(林以正,2003),亦即網路虛擬特質的可能正向效應是提供了E世代一個發展多元自我與人際關係的場域。

  不過,網路之虛擬特質所帶來的負向效應亦不可等閒視之,特別是網路角色扮演行為或網路角色扮演遊戲的代價可能是造成真實與虛擬間的混淆(吳筱玫,2003;曾懷瑩,2001Wallace,1999),更有造成網路病態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或網路成癮(Internet Addiction)(陳淑惠,1998a1998b19992003Suler,1999Young,1996a1996b)問題的可能,這也引發了助人專業人員與社會大眾的關切。

    就網路的方便性而言,網路使用的方便性包括了(李偉斌、王智弘、陳慶福,2002):(一)上網環境之方便性,家中、學校、公共場所、網咖、甚至無線通訊等皆可上網;(二)工具使用之方便性,網路上有許多工具,以提供我們從事工作、學習、生活與娛樂等活動的方便性;(三)滿足需求之方便性,網路很方便的滿足了上網者有關性、人際親和、成就感、自主與創造變異等方面的需求(楊佳幸,2001)。網路的方便性使網路使用的可接近性(accessibility,戚國雄,1998)或近用(access,吳筱玫,2003)性增加,並且增強了E世代使用網路的動機與降低了網路交友的門檻,當然也同時增加了過度使用或不當使用網路的可能性。事實上,許多網路問題行為經常隱藏在使用網路有其學習與工作上之必要性與正當性的「保護色」之下,而逐漸滋長而生的。

最後就有關網路的跳脫性而言,網路的跳脫性包括超文本(hypertext)的跳脫性與文字使用的跳脫性(李偉斌、王智弘、陳慶福,2002),超文本的跳脫性使得網路資訊的連結非常容易,使得網路上資訊的提供不受限於線性的結構,而能多元活潑的串聯與引用網路上的文字或多媒體的資訊,提供給網友前所未有的豐富訊息,文字使用的跳脫性造就了俗稱火星文或注音文等網路文字型式,使文字使用的多樣性表現是前所未有的局面(王智弘,2005c)。因此,網路溝通內容與型式的多元性可說是現代生活的一種人際新風貌。

    不過,網路之跳脫性亦可能造成網友易生思考跳躍或不易專注的現象,或者易於在網路上沉溺與迷失,多視窗的閱覽習慣,使網友在網網相連中可能越走越遠,迷失了上網的目標,把現實生活中的工作與任務置之腦後,曠日費時,徒讓時間空流轉,對E世代的學習、工作與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干擾。

    除上述之匿名性、虛擬性、方便性與跳脫性等特質之外,網路交往的人際吸引因素,亦是其中的重要心理內涵,其中重要的因素包括(黃少華、陳文江,2002Wallace1999):1.網路上呈現的外貌預期,無論是照片、文字敘述或個人想像,網路上呈現的外貌預期心理仍就如現實生活一般,影響著網路人際交往;2. 網路上呈現的能力吸引,透過網路交談與資料交換所呈現出的個人能力,會影響網友的互相吸引程度;3. 網路上呈現的性格吸引:無論是物以類聚或需求互補,網路上呈現出的性格特質,是網路交往互相吸引的重要因素;4. 網路上呈現的鄰近效應:無論是在心理上感覺彼此熟悉或是實際上在網路上經常碰面,網路上呈現的鄰近效應是促成網路交往持續進行的重要因素;5. 網路上呈現的性愛吸引:無論是預期心理、彼此互動或者透過內在想像,基於實體性愛的期待與虛擬性愛的沉溺,網路上呈現的性愛吸引確實也是網路交友行為中無法缺席的一項吸引因素。

    由上所述,網路基本心理特質的匿名性、虛擬性、方便性與跳脫性,以及網路交往人際吸引因素的網路上呈現的外貌預期、能力吸引、性格吸引、鄰近效應與性愛吸引,構成了E世代網路交往行為的重要心理因素,值得教育與助人專業人員加以注意,以作為輔導E世代族群網路交往行為的重要參考。

四、網路的人際互動與交友行為對E世代有其重大心理意涵與正反效應

    俗話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對E世代而言,網路如水,網路的人際互動或交友行為,朝向正向的發展可能是青少年展現自我的網路舞台,其所建置形成的網路虛擬社群,或許能夠提供相當的社會支持機制,有利於當事人多元自我的建立與整合,自我潛能的開發,比如部落格就有其所謂的「薄紗舞台效應」與心理治療功能(王智弘,2006)。「薄紗舞台效應」指的是(王智弘,2006):部落格被視為在網路上寫日記,在日記上吐露不為人知的心事本是ㄧ件極隱私的事,現在把日記刊載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好像是自己園地上的自家事,可是卻會有網友上網觀看,有人稱之這是滿足個人自戀、曝露自我或被偷窺的心理,網友的上網瀏覽則可能在滿足探求他人隱私的偷窺慾,這樣的觀點與網路現象,可謂是部落格的「薄紗舞台效應」,亦即部落格像是夜色中掛著薄紗連接著陽台的小房間,部落格的主人在小房間內活動,迷濛的夜燈襯著薄紗,房間內的人物與影子(可比喻隱私)隨著燈光舞動若隱若現,而窗外ㄧ個個不知何時路過的行人(網友)正駐足觀看,想要看清楚房間中的ㄧ舉ㄧ動。

    房間中的人可能只是留在房間內,也可能拉開薄紗走到陽台,與圍觀的群眾互動,而成為鎂光燈的焦點,當觀眾聚集夠多、人氣夠旺時,部落客( Blogger,部落格的主人)也有可能搖身ㄧ變成為作家、明星與商品代言人,因此,部落格可能是部落客展現自我的網路舞台(王智弘,2006),部落格所建置形成的網路虛擬社群,或許能夠提供相當的社會支持機制,有利於當事人多元自我的建立與整合(林以正,2003),使部落客開發其自我潛能,滿足其榮譽感與成就感,甚或開創生涯的另一個春天,比如台灣最紅的部落格主人,網路漫畫家彎彎就是ㄧ個明顯的例子。

    彎彎的部落格從200310月開設至今,瀏覽人次早己超過千萬,目前每天上網人次超過五萬人,經常位居最紅的部落格網站「無名小站」的人氣排行榜第一名,學美術的彎彎在金融公司上班,擔任平面設計的職務,去年出版了第一本暢銷的創作書:《可不可以不要上班-彎彎塗鴨日記》,彎彎表示:「沒有部落格,就沒有展現的管道,畫的多就是想讓別人看,閉門造車實在沒什麼意思。所以今天如果沒有部落格,沒有這麼多的回饋,我大概也沒有這麼強的創造動力。說不定還只是隨手塗鴨,給周遭的人看看而已。」(中時電子報,2005),顯然,觀眾的熱情是部落客最大的動力,部落格變成快速拓展網路人際關係的重要管道。

此ㄧ網路傳奇事件猶如聯電工程師Justin故事的翻版,Justin20035月創設了「我的心遺留在愛琴海」旅遊攝影網站,三個月內上網人次破百萬(e天下,2003),在聲名大噪後其已出版了有關希臘風情的音樂專輯與旅遊書等,Justin與彎彎都開展了其另一個充滿發展潛能的自我風貌,在網路上交到了朋友也發展了自己,此等網路經歷遠比其原來朝九晚五的工作更具生命力。網路的社群魅力與舞台效應是不可忽視的心理學現象。

    部落格另一令心理專業人員深感興趣的是其所隱含的心理治療功能,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post2005)網站於20051012日刊載ㄧ則文章,提及網路部落格有提供網友宣洩情緒的功能,並舉美國的ㄧ家醫院為例,該院提供部落格讓病人在網路上分享感受並接受網友的互動與回饋,而受到病人非常正向的回應,印證了部落格具有情緒抒解的治療性功能。而在美國線上所贊助的ㄧ項調查中,近半數的部落客們也認為部落格可被認為是ㄧ種治療的形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部落格有如傳統寫日記的情感抒發功能之外,更有網友所形成的虛擬社群所提供之團體支持,這也是網路日誌與傳統日記最不一樣的地方。

    關於這種部落格的似治療性功能,Suler(2005)認為此與閱讀治療(bibliotherapy)的功能類似,人們透過書寫來表達與解決生活難題,或者藉此以增進個人成長,部落格的日誌書寫過程也能提供類似的功能,而猶有過之的是部落格還能提供廣大網友的回饋,而形成了一種支持性團體的氛圍,這可是傳統閱讀治療所不能提供的。就有如網路上的團體諮商形式所可能帶來的益處,藉由匿名性的形式,成員可以分享自己的經驗與隱私,而得到其他人的支持與回應,特別是網路上早已形成許多支持性的團體,透過BBS、留言版、討論區、郵件群組或聊天室,來互相分享經驗並提供情感支持,此等線上自助團體確實能發展出網路的社群功能,而能發揮Yalom(1995)所謂的團體療效因子,特別是注入希望、普同感、利他主義、人際學習與情感宣洩等療效因子功能的發揮,是較常被提及的網路社群特質(Finn, 1999Wallace,1999),因此,部落格與其他各種的網路虛擬社群能發揮類似團體諮商與團體治療的療效功能,特別是情感宣洩與支持性的正向功能是可以理解的,亦即網路上的交往活動本身具有正向的社會支持功能。

    反之,網路的人際互動或交友行為,亦可能朝向負向的發展,或在其中隱含著風險,比如,諸如在BBSMSNYahoo MessengerE-mail、聊天室、郵件群組、留言版、討論區、Skypee,以及部落格等網路溝通軟體上所進行的網路的人際互動或交友行為,經常是難以保密的,BBS、聊天室、討論區或部落格的成員即使以匿名來發表個人看法與經驗,其中被認出身分的風險仍舊存在,涉及隱私的保密更是ㄧ大困難,就如前述的「薄紗舞台效應」,網路上到底會有哪些網友會來閱讀和參與其實是難以預料的,網友的回應內容也是不可預期的,網路上發言的人是否有此心理準備,會不會被網友的回應所傷?也是無法預知的!

    就警政署在2004年所作的網路犯罪統計為例,全年共發生了14,942件,究其分類觀之,最多的犯罪行為是刑法中的妨害電腦使用罪(亦即網路入侵與網路病毒等),計有8,836件;其次是網路詐欺案件,計有2,433件;第三是違反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治條例(即網路援交),計有2130件(陳英傑,2006),前三種類型佔了網路犯罪案件的大多數,網路詐欺與網路援交即與網路交往行為息息相關,加上前文所述之網路色情與網路情愛癥候群中除援交之外的一夜情、情愛異質化、網友性侵害等問題,網路外遇與網路教唆等問題,網路交往所衍生的負向問題與行為,確實需要加以關切與因應

    此外,另一迫切需要加以關切的網路人際活動是網路連線遊戲,網路遊戲透過上網時的網友立即回應,持續性或間歇性得到行為增強的經驗,匿名與模糊情境的幻想空間,性與暴力的慾望滿足經驗,成就感、掌控感、歸屬感與虛擬名聲的滿足等重要的心理機轉,特別是網路遊戲經常是會成為逃避生活問題的避難所,所要逃避的生活問題包括:1.缺乏自尊;2.缺乏社會支持或情感寄託;3.家庭功能不佳;4.生活無聊;5.人際衝突;6.課業或工作挫折等,亦即有此等問題的當事人是較可能成為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王智弘,2005;柯志鴻,200320042005;陳淑惠,2003;黃一玲,2001;嚴如佑,2004)。要評估當事人網路成癮問題的狀況,通常了解可針對重度網路使用之當事人是否在網路使用上出現一般上癮問題的核心症狀(柯志鴻,2003;陳淑惠,2003Goldberg1996):1. 強迫性:不能克制上網的衝動, 2. 戒斷性:不能上網時出現了身心症狀,3. 耐受性:上網的慾望越來越不能滿足,所需上網時間越來越長,4.在相關問題上也出現了狀況:比如在(1)人際問題,(2)健康問題,與(3)時間管理問題上都受到負面的影響。較客觀的評量工具則有陳淑惠(1998a1998b1999)所編製的「中文網路成癮量表」可以運用。 

   網路成癮問題的類型依網路的使用內容加以區分,可分為五大類(Young1999): ()網路之性成癮:深受網路上與性相關的網頁內容所吸引,或沉溺於基於網路所引發之情色活動之中;()網路之關係成癮:沉溺於網路上的人際關係活動之中;()網路之強迫行為:包括沉溺於網路遊戲、網路賭博、網路購物與交易等活動;()網路之資訊超載:沉溺於網路資訊的搜索與收集之活動;與()網路之電腦成癮:沉溺於與網路有關之電腦操作與探求之活動。其中前三種類型與網路交往行為關係密切。其中,特別是網路遊戲的成癮問題在大量商業利益的介入與訴諸暴力、情色的感官刺激下,負向影響持續擴大。此外,E世代族群若沉溺於網路人際活動與交友行為中,反而忽略了現實生活的人際互動,而引發網路越交遊廣闊卻現實生活越孤立的網路孤立現象,亦可能造成了新的人際問題。

    網路人際交往活動固然又上述的反面效應,但是其正面效應亦不可加以忽視,特別是隨著E世代族群對網路人際活動的接納度與使用度的日益提高,諮商專業人員、教育工作者與家長對於E世代的網路人際活動確實有持續加以探討與了解的必要,以其能協助E世代族群解決其在網路世界中所面臨的相關問題,或許更多更好的關切與協助可讓E世代族群的網路世界能有更健康的網路交往行為與活動參與,而能同時保有網路世界所可能提供的真實的善與虛擬的美

e天下(2003)。聯電工程師Justin: 用愛琴海「網」住107萬人次的心2006614日取自http://www.techvantage.com.tw/content/031/ 031056.asp

王智弘(20004)。網路專業倫理、使用者行為規範與優質的網路文化─談如何建立優質的校園網路倫理。全國大學院校校園網路倫理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王智弘(20036月)。輔導網際網路中的青少年-探討青少年網路成癮之諮商與輔導策略。輔導人員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行為之挑戰與因應研討會。台北市,淡江大學。

王智弘(20044月)。運用網路諮商以因應青少年網路問題行為。青少年網際網路使用相關問題與防治對策研討會。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王智弘(200512月)。網路沉迷問題的可能成因與輔導策略Young Game攻略關懷青少年研討會。台中市,中信大飯店。

王智弘(2006a)。網路上的「薄紗舞台效應」與宣洩治療功能-部落格現象的心理學解讀 台灣心理諮商通訊電子報,192

王智弘(2006b10月)。E世代網路交往行為之心理學內涵與相關影響

      專校院網路交友風險管理研討會。雲林縣,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中時電子報(2005)。漫畫寫人生-彎彎部落格2006614日取自http://blog.chinatimes.com/blognews/archive/2005/11/08/24381.html

王智弘、楊淳斐(2001)。校園網路倫理的三個建構層面:網路專業倫理、使用者行為規範與優質網路文化的建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2075-82

李偉斌、王智弘、陳慶福(200111月)。網路即時諮商中工作同盟、晤談感受與諮商口與反應之歷程分析。中國輔導學會2002諮商心理與輔導專業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李美枝(2001)。知文知心不知面-談網路人際關係。載於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主編),e世代心理學189-196頁),台北:桂冠出版社。

吳姝蒨(1999)。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感情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論文。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

吳齊殷(1998)。電腦網路的社會衝擊:以倫理議題為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7-11

林以正(2003)。成長與沈淪-網路,究竟是洪水猛獸或是新的契機?學生輔導86104-119

林旻沛(2003)。大專校院學生網路成癮盛行率及認知因子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志鴻(2003)。網路成癮之精神醫療觀點。學生輔導8636-57

柯志鴻(2004)。青少年網路成癮之相關因子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志鴻(2005)。網路成癮疾患診斷準則。網路成癮問題暨輔導策略研習會。新竹縣,大華技術學院。

戚國雄(1998)。資訊時代的倫理議題-兼談網路倫理。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12-18

陳英傑(2006)。揭開虛擬世界的神祕面紗:青少年網路犯罪的現況分析(上)。尋找星光12-14

陳淑惠(1998a)。上網會成癮,科學月刊,26(6), 477-481

陳淑惠(1998b)。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1/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淑惠(2003)。擬像世界中的真實心理問題?-從心理病理實徵研究談起。學生輔導8616-35

黃一玲(2001)。影響大學生網路成癮的相關因素研究。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少華、陳文江(2002)。重塑自我的遊戲: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嘉義縣: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曾懷瑩(2001)。MUD研究初探:多元方法探討「龍域傳奇」中的虛擬社區,使用與滿足,以及使用者的虛擬化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保強(2000)。色情電子商務的「網罪」。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535-37

資策會(2005)。部落格(Blog)定期調查 認知率將近九成2006614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3713

資策會(2006)。2005年我國家庭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2006614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26

顏如佑(2004)。青少年網路成癮相關因子之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Finn, J.1999. An exploration of helping processes in an online self-help group focusing on issues of disability. Health & Social Work, 24(3), 220-232.

Goldberg, I.1996.Internet addictive disorder(IAD) diagnostic criteria. Retrieved Dec 2, 2005,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psycom.net/iadcriteria.html.

Holland, N. N.1998.The internet regression. Retrieved Aus 6, 199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1.rider.edu/~suler/psycyber/holland.html.

Kiesler, S., Zubrow, D., Moses, A. M., & Geller, V.1985.Affect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 experiment in synchronous terminal-to-terminal discussion.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1,77-104.

Siponena, M. T., & Kajavab, J.2000. Computer ethics-the most vital social aspect of computing: Some themes and issues concerning moral and ethical problems of it. Retrieved Oct 30, 200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ifi.uio.no/iris20/proceedings/12.htm.

Sleek, S.1998,Sep. Isolation increases with internet use. APA Monitor, pp.1,30,31.

Suler, J.1999. 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tion. Retrieved Nov 10, 200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rider.edu/~suler/psycyber/cybaddict.html.

Suler, J.2005. Blogs as therapy. Retrieved June 14,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psycyber.blogspot.com/

Young, K. S.1996a.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Retrieved June 16, 2003,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pitt.edu/~ksy/apa.html.

Young, K. S.1996b.Internet can be as addicting as alcohol, drugs and gambling, says new research. Retrieved Oct 30, 200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pa.org/eleases/internet.html.

Young, K. S.1999.Internet addi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Student British Medical Journal,7, 351-393

Wallace, P.1999. 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shingtonpost2005.Cyber-catharsis: Bloggers use web sites as therapy. Retrieved June 14,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5/10/11/AR2005101101781.html

Yalom, I. D.1995.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Psychotherapy (4th ed.). New York, NYBasicBooks.    

 

文章出處:王智弘2006,10月E世代網路交友行為之心理學內涵與相關影響。 大專校院網路交友風險管理

                研討會諮商輔導研討會。雲林縣,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首頁 信箱 留言 討論 台灣心理諮商通訊

製作: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TCNet)資訊服務團隊